有技巧的學術寫作從擬定一則計畫開始
在開始寫學術文章之前,作者必須思考其學術報告的讀者對象是誰?將投稿的是哪個期刊?此編報告書寫的目的為何?
在規劃學術報告的目的時,作者可以先試著規劃出寫這篇文章的計畫。
在定下這計畫前,必須先清楚這篇文章的目的、讀者群,以及將刊登的平台為何、這篇文章是否必須遵循一定的期刊格式、以及這篇文章有可能被哪些人參考或應用。
立下一份清楚的寫作計畫,不僅能讓寫作的過程更加順遂,更能避免文章的主題偏移。
同時,此寫作計畫更能作為作者衡量自己文章的一把尺,以此為目標寫作。
相關文章推薦:如何選擇投稿的學術期刊
事先參考領域中其他文章以熟悉投稿領域
透過參考領域內的其他學術文章,我們往往能判斷此學術領域所需的研究水準、文字陳述方式、以及文章的學術範圍。通常我們能透過一篇文章的主題和摘要來判斷一篇文章的目的以及其學術領域中的重要性,而一篇學術文章的引用率和點閱率往往取決於其標題和摘要內容。
因此在寫學術文章前我們不妨閱讀其他領域內的學術文章是如何開頭,以及如何將其研究成果陳述給領域內的讀者。
另外,作者也能透過參閱其他學術文章以確定自己所使用的英文專有名詞是否被學界所接受,或在學界中另有其他說法。若作者所熟悉的專有名詞在學界另有其他用法,建議可多方參考學術界內哪一個專有名詞較常用,再決定是否必須將自己文章中的名詞改成較常見的用法以增加讀者對文章的理解。
相關文章推薦:如何在科學領域中有成功的學術職涯發展
多方接受建言且不吝修改自己的文章
一篇好的學術文章將會被廣泛引用以及參考。在寫學術文章的過程,作者必須一邊陳述自己的研究成果,一邊將文章內容編修成容易閱讀的形式。
學術文章和所有文學作品一樣,需經過多次的編輯以及修改才能順利出版。因此,作者們可在投稿前將自己的文章交由教授、助教、或專業編輯修改,以增加投稿成功機率。好好善用這些人的資源來為自己審閱文章。
相關文章推薦:如何解讀及引用期刊編輯對學術論文的修改指示?
在修改的過程中,作者也可檢視自己的文章是否有成功的將想表達的論點陳述出來、報告中的數字是否正確、以及寫作的內容是否有偏題等問題,進而加以更正。經過多次的修改後,一篇學術文章的接受性便能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