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翻譯趨勢與相關政策
作者: Steve Wallace
發布日期: 2022 / 4 / 1, |
179 |
人已瀏覽. |

華樂絲現在已正式推出直接編修TeX檔案的LaTeX服務,若您在編輯Word、PDF、LaTeX等文件方面尚需要進一步說明,請前往我們的官網或來電(02) 2555-5830。
有鑑於翻譯趨勢與政策上不斷的改變,我想提出以下觀點與現行政策與讀者們分享。
機器翻譯的限制
一份美國的報告指出,由於影音串流與網路遊戲近年來的快速成長,人們對此領域的翻譯需求急速成長。
然而,影音字幕譯者需具備基本的翻譯能力以及操作影音軟體的技能,而遊戲譯者則需要遊戲文化、基本遊戲知識以及遊戲測試等綜合能力,因此造成此兩類別的翻譯人才稀少,供需市場差距擴大。
某間香港大學就曾要求Termsoup翻譯軟體公司,提供遊戲翻譯公司來獲取遊戲翻譯範本讓學生學習,顯示出目前此類翻譯訓練資料是很稀少的。這一個類別翻譯也與其他類別的翻譯不同,確實很難在沒有相關的經驗及訓練下駕輕就熟。
而在筆譯的部分,有許多學校教導學生使用Termsoup來練習、批改翻譯。
雖然機器翻譯的崛起帶動了譯後編輯這種翻譯形式的出現,譯後編輯卻無法遍及所有領域。
這是因為機器翻譯發揮的效果往往只是重複性高、原文文字與譯文文字能夠直接轉換的翻譯文件,也就是不需要有「創譯」(同時貼近語言思維與能反映原文意義)的翻譯文件,比如技術文件與說明書等這些類型就非常適合機器翻譯。
相關文章推薦:機械翻譯能取代人腦翻譯嗎? |
但相反的,若翻譯流程中需要有創譯活動的翻譯案件,機器翻譯就很難使上力,例如內文需要活潑的寫作與跨文化知識才能完成的文本,如:
「Get clear skin, fast. Practice gentle exfoliation to open pores and evict acne-inducing bacteria」
以上句子,機械翻譯的翻譯為「趕快讓皮膚潔淨,污垢剝落已打開毛孔,除去造成青春痘的細菌」,而創譯版的翻譯為「快快洗淨皮膚,讓毛孔張開,細菌滾蛋,跟青春痘說再見!」。
因為翻譯領域的門檻似乎並不高,許多人誤以為只要精通兩種語言即可勝任,但事實卻不然。
這就如同認為所有會說中文的人都可以當中文老師或小說作家,卻沒注意到翻譯所要求的是語言與文化巧妙、正確轉化的能力。「中式英文」的成品,則是許多精通兩種語言,但沒有翻譯經驗的人的通病。
相關文章推薦:中英文:跨中文和英文語言之間表達的差異 |
未來的翻譯政策
為了讓台灣與國際順利接軌,行政院已宣布2030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努力塑造國內之英語環境。
行政院也曾指示所屬各部會將重要提案或院長裁示以中英文對照稿傳播給各國外媒體,而研考會也曾進行提供各部會職位名稱、專有名詞、重要計畫等之英文翻譯。
這些環境設施和制度法規的雙語化等工作,加上未來各種國際文化交流、經貿洽商談判場合,都急需優質翻譯人才的協助。這一篇時勢性的訊息對於學術寫作中的翻譯、編修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也讓讀者們參考。
參考來源:
- https://termsoup.com/blog/article/2021-translation-trend-and-technology?locale=zh-TW
- 翻譯教學事務指引
- https://sex.ncu.edu.tw/members/Ho/study/2006spring_translation/st2006s_tw.htm
額外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