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Blog » 如何進行論文寫作 » 什麼是論文重述和概述技巧?對於前人的學術研究,該如何正確的使用它們?
什麼是論文重述和概述技巧?對於前人的學術研究,該如何正確的使用它們?
作者: Steve Wallace
發布日期: 2015 / 7 / 16, |
16998 |
人已瀏覽. |

華樂絲改寫服務有效降低您論文的相似度。請參閱我們官網了解更多:改寫服務
提問:「『重述』前人的研究和『概述』前人的研究,這兩者之間有什麼不同呢?」
—台北大學Richard C.
回答:
當某參考資料中的論點或事實與您的文章高度相關時,您並不需要逐字的引用,建議可以考慮以下兩種做法:
- 重述:傳達與原段落略為相當的細節和重點
- 概述:只勾勒該相關段落最主要的重點
大多數的論文寫作使用概述的機率比重述引用來得高,即使是在某些採用對照研究且強調量化結果的社會學科也是如此,例如,實驗心理學。
何時該使用重述法?何時該使用概述法?
「重述」就是用自己的話表達別人的想法,而「概述」則是擷取他人作品中最精要的論點。
「重述」和「概述」是寫論文時不可或缺的工具。善用這兩種工具不但能利於您引述他人想法,更能使您的論文條理清晰,不致於充斥太多引文。
「重述」和「概述」使您更能行雲流水般的掌控論文內容。當您發現某參考資料的論點對您的論文具有重要性時,就可以採用其中一項工具。選擇工具的首要考量是空間,但更重要的是,您應先衡量參考資料的細節與您論點之間的相關性。如果您的讀者僅需要知道骨幹,建議您採用概述的方式即可。
該如何重述內容?
重述內容時,請謹記以下兩點:
1. 您必須提供參考資料。
2. 重述的內容必須全部是您自己的用字。您不能只是替換幾個詞,而應該完全改變句型結構,只保留原意。
相關文章推薦:談自我抄襲的合法性-重複多少算是太多?
要用新的詞彙來表達原本就已經說得很清楚的概念,具有相當難度。下列幾點建議將協助您輕鬆重述內容:
1. 在做筆記階段,遇到可能會在論文中用到的段落時,除非您認為將來會直接引用,否則不要整段複製。
2. 重述內容時,先記下原作者的基本論點即可,甚至不需用到完整句。
3. 一邊做筆記就應該一邊將原本的文字換成您自己的話,以能呈現原來主旨為原則。
4. 請記下段落出處頁碼,之後才能適當標註參考資料。
當您真正要開始寫論文的時候,請丟開原作,直接使用自己的筆記。您將會發現,因為隔了一段時間沒有看到原文,您更不會受到原文文字的影響了。請跟隨下列簡要步驟:
1. 將您筆記中的想法變成完整句。
2. 提供參考資料。
3. 查閱原出處以確認(a)您重述內容的意思是正確的嗎?(b)您是用自己的話來轉述想法的嗎?
相關文章推薦:如何以學術寫作為目的閱讀並記下研究內容?
該如何概述內容?
概述內容前,要先完全了解整段的意思,才能將原文中最重要的元素用自己的話重新組合,而概述內容的長度一定要比重述的內容還要短。
概述就是用自己的話表達特定段落或作品的大綱主旨。一段有效的概述是在經過篩選後,用比原文短很多的篇幅說明最主要的重點。
目的
概述在學術寫作上是很有用的工具,用途如下:
- 傳達主旨
- 精確呈現必要資訊
- 前導引用內容
- 提出支持證據或增強可信度
- 設定背景
- 簡述特定主題
效用
有效的概述會以精簡連貫的句子傳達特定段落的關鍵訊息。概述時應刪除不相關的資訊、強調重點、整合整體意涵,並且濃縮要點。請謹記摘要必須忠實呈現原出處的意涵和重點。因此,請避免加入個人意見,並在表達原作觀點時維持中立語調。
概述法的步驟
1. 至少讀過該段兩遍以上以確保您了解原文的意思。
2. 用標示強調主旨或概要。
3. 找出支持句或段落並劃線。
4. 如果要概述較長的作品,可利用章節標題作為索引。例如,您可能想納入某篇研究中各章節的主要部分,含主旨或問題意識、研究範圍、研究方法、研究結果,以及討論或結論等。
5. 書寫概述後的內容時,不要看原作以免直接複製內容
6. 用自己的句子重新陳述重點,但必須反映原作的目的及訊息。通常不含範例和細節。
7. 用一個主要論點解釋原作的主要概念,但不要複述原本的主要論點。請寫出您自己的主要論點。
8. 為避免抄襲,除了用自己的話重寫,也請更換句型結構、用同義字代換關鍵詞、刪除術語、不相關的細節或例證,並濃縮資訊以呈現原作的精髓。
9. 原則上概述內容的長度為原文的5% – 10%。
10. 修訂並編輯以確保精準與正確。
11. 在文章中加入概述內容時,請以作者姓名或材料來源開頭,使讀者了解其後訊息不是您的想法,例如:「在其關於植物疾病的研究中,Smith 和 Jones發現 . . . 」或「根據近期《自然》的一篇文章 . . . 」。
12. 告訴讀者摘要內容和您的論點之間的相關性:「研究者Jack Chang在他關於 . . . 的研究中也獲得了類似的結論」。
13. 請記得引述該段原始出處資訊。
額外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