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Blog » 在翻譯時被省略的英文主詞該如何處理?
在翻譯時被省略的英文主詞該如何處理?
作者: Wallace
發布日期: 2014 / 2 / 21, |
人已瀏覽 |
以下是與華樂絲合作過的客戶




















不同語言的使用與表達反映了使用者思考邏輯的差異。在英文的表達中,除了祈使句之外,主詞是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但在中文的句子中,主詞常被省略,尤其是在表達客觀科學性或理論性的語句中。
在翻譯時,如果中文句子為無主語句,譯者就必須從文章的上下文去尋找主詞或改以被動語句表達。以下中文句子都缺少明顯的主詞,但主詞在一個英文句子中是必要的,因此在翻譯時可改用被動式。
範例一
中文:這些病人都曾考慮施行剖腹術
英文:Performing laparotomy on these patients has been considered.
範例二
中文:如果被人抹煞或自己拋棄這種相對的自由權,那就也會破壞團結對敵的總方。
英文:The general policy of unity against the enemy would be undermined if this relative freedom were denied or voluntarily abandoned.
在中文裡,我們說「國民經濟正在進一步調整」,而非「國民經濟正在被進一步調整」。
這個句子裡同樣沒有明顯的主詞,而根據陳俊光(2011)的看法,此句完整的說法應是「國民經濟,相關部門正在進一步調整」,或者「相關部門正在進一步調整國民經濟」。
「國民經濟」不是主詞而是主題,「相關部門」才是主詞,而因為「相關部門」在此句並非重點(「國民經濟」才是重點),故在中文裡可以省略。可是在英文中,主詞是不可或缺的,所以,英文可翻成「National economy is being further regulated」。
再舉一例,「這種誤差的修正,可用插入楔片的方式來達成」同樣沒有明顯的主詞,完整的語句應為「這種誤差的修正,我們可用插入楔片的方式來達成」。
「這種誤差的修正」是此句的主題而非主詞,「我們」才是主詞,而省略「我們」並不會影響讀者對此中文句子的理解。但是在英文中,主詞不可省略,因此可以被動式表達,將此句翻成「This fault can be rectified by inserting a wedge」。
另舉一例,「定期回診定義為一年至少兩次就醫紀錄」,「定期回診」不是主詞而是主題,完整的說法應是「相關單位」定義定期回診為一年至少兩次就醫紀錄,「相關單位」才是主詞。但是「相關單位」不是重點,所以在中文裡可以省略,英文可翻譯成「Regular physician visits were defined as having a record of physician visits at least twice a year」。
另一個沒有明顯主詞的中文例子是「自200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就醫診斷愛滋病毒感染15,057人」,此句可翻成「From January 1, 2000 to December 31, 2010, an overall 15,057 people were diagnosed with HIV infection」。
在中文語句中,缺少主詞是非常常見的,因此中文翻譯成英文時可善用英文被動語式。
本文參考陳俊光(2011)的對比分析與教學應用。
額外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