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Blog » 學術論文投稿前須注意的三件事:尊重文章、引用文獻、應付被拒絕的訊息
學術論文投稿前須注意的三件事:尊重文章、引用文獻、應付被拒絕的訊息
作者: Wallace
發布日期: 2010 / 12 / 23, |
人已瀏覽 |
以下是與華樂絲合作過的客戶




















小心批評論文參考文獻強調我們論文的重要性的同時,不要看輕別人的文章
因為引用的文獻作者將可能是我們論文的評審。當引用別人的文章時,要避免使用負面的詞彙。
Journal of Retailing副主編曾說:「我覺得作者比我了解他的主題,因此我通常利用他所列的參考文獻來尋找適合的評審。」
以下為可能冒犯別人的引用方式:
- “The deficiency of Smith’s approach is…”
- “The problems with Smith’s paper are…”
- “A serious weakness with Smith’s argument, however, is that ……”
- “The key problem with Smith’s explanation is that ……”
- “It seems that Smith’s understanding of the X framework is questionable.”
較安全的引用方式可以說明原作者並非一無所知,而是因為切入問題的觀點或條件不同,所以使用的方法也不同。以下為較安全的引用方式:
- “Smith’s model was effective in X problem, however in Y…”
- “The X benefit of Smith’s approach are not applicable to Y…”
評審真的會在意我們引用時所採用的詞彙,以下為實際出現過的評審意見:
- “I don’t think you treated Smith fairly in your literature review, his insights deserve more respect.”
當我們改用比較「友善」的方式引用文獻時,評審將不再有意見,而論文也可順利出版。我們的任務就是要出版論文,但那有時也意味著,在引用文獻時要稍微使用些政治手腕。雖然這只佔不到論文的1%,但是對論文是否順利出版卻很重要。
我們要記住,學術界是個小圈子;每個領域只有不超過100位的評審。如果激怒了其中兩位,而那兩位又告訴他們的十位朋友,很快地我們已與未來決定我們論文命運的人為敵。我們引用文獻的作者,或是那位作者的朋友,都有可能會成為我們論文的評審。
別給評審其他拒絕的理由
當評審在評論攻擊自己作品的文章時,有時候為了要讓作者修改引文,他們會在意見中提到 :“Smith was taken out of context”(Smith的作品被斷章取義)。
但是,比較常見的情形是,評審只會說這篇論文內容“outside the scope of the journal”(不符合此期刊的範疇),或是直接說“Poor English”(英文表達能力不好)。由於無法得知誰會成為我們的評審,因此,為了安全起見,要禮貌地引用文獻。
消除先前被拒絕的痕跡
編輯及評審比較有可能拒絕先前已被別的期刊拒絕的論文。身為作者,我們應該盡可能地隱藏先前被拒絕的痕跡。
論文參考文獻可以讓編輯和評審得知一開始撰寫的日期。如果最近的文獻是距離現在五年前,評審會假定這篇文章己完成五年,先前至少有被拒絕過一次。因此,在每一次的重新投稿時,最好加入新的文獻,以保持文章的新鮮度。
編輯及評審可藉由Word文件中的文章「屬性」檔案,來得知一份電子格式的文章被拒絕幾次。這種檔案含有文件建立、每次修改等的日期。隱藏方式如右圖所示:
- 在office選項中選擇“準備”“檢查文件”
- 點選下方的“檢查”按鈕。
- 將出現紅色驚嘆號的項目選擇“全部移除”即可
額外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