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如何使用逗號第二部分: 按句子長度來使用標點符號
本期文章是介紹如何使用逗號一系列文章中的第三部分。
第一部份涉及的是逗號及對等連接詞,第二部分則介紹非標準性的逗號以及按內容長度來使用標點符號。在本期文章中,我們將討論某些逗號成對出現時產生最佳效果的方式。
請比較以下三個句子:
- This novel approach, proposed by Chang, has provided an alternative to conventional methods.
- This novel approach, proposed by Chang has provided an alternative to conventional methods.
- This novel approach proposed by Chang, has provided an alternative to conventional methods.
第一個句子清楚地傳達其意義給讀者:有一種新方法可用來替代傳統方法,讀者也能獲得附加資訊:這個方法是由某一位姓張的研究者所提出來的。
這個要素,「由張某所提出的」,不是採用兩個逗號(如同第一個句子),或是不使用任何逗號
「 This novel approach developed by Chang has provided an alternative to conventional methods」
在這裡單一的逗號(如同第二及第三個句子)會混淆讀者,因為它並未釐清鄰近資訊所扮演的文法角色。
當類似於這樣的子句出現在句子的開頭或結尾時,使用成對的逗號是不必要的:
- According to Chang, this novel approach is vital.
- This novel approach is vital, according to Chang.
- This novel approach, according to Chang, is vital.
在前兩個句子中,使用額外的逗號是沒有必要的,因為子句是置於句首或句尾。在第三個句子裡,我們可以看到使用兩個逗號的需求,用以澄清句子中斷部份所扮演的角色。
當然,您將注意到第一句看起來比另外兩句好得多。您不會希望這樣無關重要的資訊,出現在句末的重要位置中。同樣地,您應該不會以這樣的方式截斷一個句子,除非句子中斷的部份本身具有其重要性。
在文法上,使用一個逗號而非兩個或沒有任何逗號,並非是一個複雜的問題,然而,我觀察到在學生的寫作上常常有這種情形出現。在許多情況下,這樣的錯誤可能只是無心之過;但是在寫作上,逗號仍舊經常被遺漏掉。
但是,如果您持續地只使用單一逗號在需要使用兩個或完全不需要逗號的句子當中,您可能會將限定與非限定子句混淆不清:由於不知道是應該不使用任何逗號( 適用於限定子句)或是使用兩個逗號(適用於非限定子句),也許您就折中一下,只使用一個逗號。
請繼續鎖定下一期的電子報,我將盡力為大家釐清限定與非限定子句之間的差異性。正如同我隨後所強調的一樣,這兩者的區別在標點符號的使用上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問題。在接下來的內容當中,我也將會提及許多作者長期遭遇的問題―如何在「which」及「that」之間進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