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論文寫作中,我們應盡量以最清晰簡潔的方式來表達
無論英文是否為您的母語,人們在英文寫作時都常犯贅字的毛病。當篇章文章過長時,我們很難辨認作者真正想要表達的主要觀點。大量的名詞、動詞和形容詞容易造成混亂。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很難判斷哪些字詞是多餘的。
其中一個值得特別注意的是如何選擇適當的動詞
許多作者常將意義模糊的「輔助性」動詞和名詞組合起來表達他們的意思,然而這些名詞的動詞形式其實是更好的選擇。
動詞「to use」常與名詞搭配使用,但這些名詞往往可以直接變成動詞,例如:
- We used Cheng (2010) as a reference to . . .
- We used an analysis on the data.
在這裡,可以將名詞「reference」和「analysis」改成動詞形式來提升語意的清晰度、降低整體的累贅感並創造更主動的句子結構:
- We referenced Cheng (2010) to . . .
- We analyzed the data.
請注意,改寫後的句子字數變少了。
在各種常見的以動詞「to make」和名詞組成的詞串中,名詞通常可以轉換為動詞形式,例如:
「Lu et al. made the suggestion that . . .」可以改寫為「Lu et al. suggested that . . .」,而「We made the inference that . . .」可以改寫為「We inferred that . . .」。
在某些情況下,動詞形式的改變會牽涉到副詞的使用。雖然我們不建議濫用副詞,因為可能會導致誤解,但正確使用副詞可以改善句子的整體清晰度,例如:
「X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Y」可改寫為「X profoundly influences Y」,其中「profoundly」變成了副詞,而「influence」則從名詞變成了動詞。
「A proper assessment must be made of the model」可改寫為「The model must be properly assessed」,其中「properly」變成了副詞,而「assessed」則從名詞變成了動詞(簡單過去式)。
在寫作論文時應該盡量使用動詞,而非以名詞為基礎結構
例如,「the comparison」、「the analysis」和「the calculation」這些名詞,在適當的語境中可以變成相應的動詞「to compare」、「to analyze」和「to calculate」。
英文是一門靈活的語言,以上所列只是少數供您參考的例子。下次您在修改論文或其他類型的文章時,請認真考慮您選用的名詞,其中有一些可能可以轉換成動詞使用,這樣的改變將增加文章的清晰度和主動性。
有效的論文寫作是以最少的字傳達作者的意思,當您使用的主動式結構越多,就越能刪減不必要的連接詞、介系詞和其他詞類。
初次練習時可能很難選出最適當的詞,但請記住,論文寫作以及其他類型的寫作過程,都必須經過多次修改才能完成。不必擔心耗費太多時間才找到最適當的詞,因為這樣的付出絕對值回票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