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有時候,期刊編輯在審查報告裡所提供的論文修改指示相當地模糊,例如:請參考審查報告中所提出的異議進行修改。請問作者應該如何詮釋這類的建議呢?」
—國立台灣大學副教授
回答:
要從一封含糊的信件內容來了解期刊編輯的意見,有時候的確相當困難且令人感到沮喪。在我的論文寫作課程裡,我們處理了許多來自期刊編輯的信件;在協助學生了解信件內容的過程中,我有時也會遇到棘手的難題。因此,我希望將此類情形的解決之道分享給大家參考。
如果審查報告裡有任何事項是期刊編輯一定要讓作者知道的話,那麼編輯會在給作者的註記裡提到。
有兩種狀況可能使編輯忽略了某部分的審查報告
第一種情況,有時候編輯並不會要求作者依照審查人員所提出的任何特定事項進行論文修改,有可能是審查人員向編輯提出建議時,早已直接點出需修改的特定事項了;再者,有時候作者所撰寫的論文領域並非編輯所擅長的,因此,即便審查報告裡涵蓋的注意事項非常重要,編輯也可能不太確定其重要性。
不論是上述的哪種情況,編輯仍然希望作者能夠非常認真地看待審查人員所提出的所有建議。畢竟,審查人員是該期刊領域的專業人士,而這些專業人士正是由編輯所推薦最適合的人選。
身為作者,您應該認真的看待審查人員所提出的建議,但並不代表您必須完全同意其所給予的建議,並依照此建議來修改您的論文。事實上,您可以試著禮貌地說明您不認同審查人員論點的原因。
不過,即便審查人員誤解了您論文的觀點且因此給予了不適切的建議,您可以藉由這些誤解來調整內容,因為讀者也有誤讀您論文的可能性,並讓您有機會進一步清楚闡明可能會被誤讀的觀點與內容。
相關文章推薦:當不同的學術期刊審閱者意見互相衝突時,該怎麼辦?
最後,關於期刊編輯給予作者的建議,我的詮釋如下:
請謹慎地看待期刊編輯的審查報告,在充分地考慮所有建議後,依照您的觀點來決定是否修改您的論文,用這樣的方法來詮釋期刊編輯的建議,能讓您修改後的論文以更完美的方式呈現。如果你認為這個方法可行,那就著手去進行吧;若您認為這個辦法行不通,那麼也請您和我分享您的做法。